门窗是建筑能量流失的漏洞,能占到整个建筑能量损失的40%-50%。因此,一扇优良的窗户对于节能至关重要。
核心省电原理:阻断“热”的传递
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:热传导、热对流、热辐射。断桥铝门窗的“黑科技”就是针对这三种方式逐一击破。
热传导:金属是热的良导体。普通铝窗的铝型材会快速将室内的热量传导到室外(夏天则相反)。
热对流:门窗缝隙会形成空气流动,冷热空气通过缝隙交换,造成能量损失。
热辐射:太阳的红外线热辐射透过玻璃进入室内,导致夏季空调负荷加重;冬季室内热量则通过玻璃向外辐射流失。
揭秘三大“隔热保温黑科技”
黑科技一:真正的“断桥”结构
这是断桥铝门窗的灵魂所在。
是什么? 在铝型材中间,用一支高强度尼龙PA66GF25(含25%玻璃纤维)隔热条,将室内外的铝型材彻底断开,形成一道有效的“冷热桥屏障”。
如何省电? 这根隔热条极大地降低了铝型材的热传导效率。没有它,窗户的铝合金框架就成了一个巨大的“散热器”。优质的隔热条(通常是多腔体设计)越长,隔热效果越好。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是型材的K值(传热系数),K值越低,保温性能越好。
选购要点:
看材质:务必确认是尼龙PA66GF25,而不是便宜的PVC塑料(寿命短、易老化、强度差)。
看品牌:进口的如德国Technoform,国内也有许多优良品牌。
看宽度:隔热条不是越宽越好,但通常更宽的隔热条(如24mm-40mm)能提供更好的保温性能。
黑科技二:节能中空玻璃系统
玻璃面积占整窗的70%以上,因此玻璃的选择是节能的重中之重。
中空玻璃(基础):
是什么? 两片或三片玻璃,中间用铝间隔条(优选暖边条)隔开,形成干燥空气层。
如何省电? 中间的气体层(空气或惰性气体)能有效降低热对流和热传导。中空层越厚(常见12A-20A),保温效果越好。
Low-E 低辐射玻璃(核心升级):
是什么? 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金属膜层。
如何省电?
冬季:它将室内的暖气(远红外热辐射)反射回室内,防止热量向外流失。
夏季:它能将室外的太阳热辐射(部分波段)反射回去,减少热量进入室内,减轻空调负担。
选择建议:南方地区可选高透型Low-E,重遮阳防晒;北方地区可选遮阳型Low-E,兼顾采光和保温。
充氩气(性能增强):
是什么? 将中空层内的空气替换为惰性气体——氩气。
如何省电? 氩气的密度比空气大,导热性更差,可以进一步减少热对流和传导,提升整窗保温性能约10%。
暖边条(细节提升):
是什么? 用导热率更低的材料(如不锈钢、复合材料)替代传统的铝金属间隔条。
如何省电? 消除了玻璃边缘的“冷桥”,防止玻璃边缘结露,同时提升整体保温性能。
黑科技三:密封系统与型材结构
再好的玻璃和型材,如果密封不好,也会功亏一篑。
多道密封设计:优质门窗一般采用三道密封设计(搭接处、中间、外侧),形成有效的气密和水密腔室,彻底阻断空气对流通路。
密封胶条材质:优选三元乙丙(EPDM)橡胶条,其耐候性、弹性和抗老化能力远优于PVC胶条。
多腔体结构:型材本身设计成多腔体结构,就像一个个隔热仓,能有效阻隔冷热传递和声音传播。
如何实现“省电30%”?——算一笔账
“省电30%”是一个相对概念,是相对于普通单层玻璃铝窗或劣质断桥铝窗而言的。
对比对象:一扇普通的单层玻璃推拉窗,其K值可能在5.0 W/m²·K以上,而一扇配置了(三玻两腔+Low-E+充氩气+多腔体隔热条)的系统窗,其K值可以做到1.0 W/m²·K以下。
能量损失计算:传热系数K值直接反映了热量流失的速度。K值降低80%,意味着通过窗户损失的能量也同比大幅降低。
实际体验:在冬季,室内暖气不再被窗户“吸走”,室温更恒定,取暖设备工作时间大幅缩短,耗电量自然下降。夏季同理,空调制冷效率更高。综合下来,对整个家庭的空调用电节省20%-30%是完全可能实现的。